发布时间:2022-12-20
高生成率的光子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计量学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由于固有的存储特性,基于存储器的光子源是实现大规模量子信息处理的一条有前途的途径。但这种光子源大多是在极低温系综或隔离系统中实现的,限制了其物理可扩展性。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的金贤敏团队实现了一个基于远距离非共振Duan-Lukin-Cirac-Zoller量子存储器的宽带室温单光子源。他们通过利用高速反馈控制和重复直到成功的写入过程,光子生成率获得了高达十倍的显著提高。这种基于宽带室温量子存储器的存储增强型单光子源为在环境条件下建立大规模量子存储网络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来源:科学报告
-
光子盒研报|2024上半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
넶236 2024-09-13 -
筹集 1800 万欧元!法国双胞胎兄弟创立量子计算公司C12 获得融资
넶94 2024-06-20 -
量超融合!德国推出世界首台完全集成的混合量子计算机
넶230 2024-06-20 -
科研进展 | 量子纠错码的近似最优性能!
넶126 2024-06-20 -
科研进展 | Quantinuum使用genon编织量子纠错的未来
넶61 2024-06-19 -
报名启动 | 量子信息科技高级研修班 一日课
넶61 2024-06-19 -
日本,这次起得来吗?
넶62 2024-06-19 -
量子线路开辟新天地!通过内置量子比特错误检测加速高保真量子计算商业化
넶49 2024-06-19